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更新與活絡綠地空間 讓37號綠地再次甦醒

【記者蔡佳宏/高雄報導】苓雅區37號綠地為早期開闢的老舊公園,園區土壤裸露且硬化、排水不良、樹木雜亂竄根,當地居民反映有易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及黑板樹易斷枝等危及公安與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等問題。為解決居民的困擾,市府即著手在107年3月進行公園改善工程,將於107年9月改造完成。園內將新植優質樹種、給予適當的間距、汰換危及公安與不健康的喬木,並營造多樣化的植生相貌,讓市民走進安全且永續生態的37號綠地。
  養工處表示,有關護樹團體於107年1月30日以「高雄市府別砍樹,我要大樹留下來!」的言論來抨擊市府努力改善37號綠地的美意,文中提到改造工程將移除60棵大樹,全部的樹都可能被粗暴修剪至樹型全失,實為誤解與不實指控,事實上,園內移除的喬木共計43棵,主要為危害公安的黑板樹、掌葉蘋婆和易孳生蚊蠅的果樹,而改造後的公園將新植43棵樟樹、黃連木及光臘樹優質樹種營造綠意。改造後的公園,植栽種類更多樣化、喬木變健康也更安全了,讓陽光穿透,空氣流通,草皮生長,並營造樹下的複層植栽,適當的複層植栽系統有助於維持土壤的健康,透過草皮和地被植物增加土壤含水量與濕度並保護樹根,告別以往光禿禿的土壤地面,營造生物更多的棲地空間,以此來活絡與更新37號綠地。
  養工處進一步表示,打造以人與生態平衡、和諧且安全的永續生態化公園是市府堅持的理念,公園不僅是生態體系的重要活動空間,在生活方面也是民眾集會、活動的重要場所,更是都市空間裡提供防災避難的場域,讓市民在安全的都市空間裡和綠意和諧共處是市府改造公園的首要任務,而將森林城市的論點套用在公園改造政策是以偏概全的想法,城市綠地涵蓋濕地、造林、街道、公園綠地及立體綠化等範圍,護樹團體應以理性且全面的角度來思考城市裡不同空間的使用目標與功能性,而非以偏頗的言論來傷害市府的用心與美意,以期打造更生態、和諧與安全的公園綠地,讓37號綠地再次甦醒。
發布日期:107年01月31日。
發布單位:養護工程處公園工程科長陳錦宏。
聯絡電話:07-337-3321。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高雄市政府,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市政新聞

發佈日期: 2018-01-31
新聞分類: #地方 #高雄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